2914| 3
|
[M10项目] 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深度融合案例——电梯里超重与失重 |
本帖最后由 云天 于 2023-7-16 12:44 编辑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立意的课外实验设计 以SCI采集模块和重量传感器制作的测量装置研究电梯里超重与失重 【实验背景】 《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(2017年版)》明确了物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、科学思维、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。物理是一门基于实验的自然科学,学生的物理知识来源于课堂,更应当使之应用于生活,这是物理智育内化为物理素养的种重要表现。 演示实验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,高中物理在演示实验教学中会结合多种方式开展,这能够在落实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。相对传统教学,定性式的物理分析主要让学生对物理实验进行观察,没有实际的数据支撑,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认识停留在表面,在概念理解和规律形成上缺乏主观理解。 本实验利用DIS实验技术进行“电梯里超生与失重”实验研究,"DIS" 是英文"DigitalInformation System"的缩写,又称“数字化信息系统”。是由“传感器+数据采集器+实验软件包(教材专用软件、通用扩展软件)+计算机”构成的新型实验系统。在物理学中有很多物理量,如距离、位移、力、速度、温度、压强、电压、电流、等,都可以用DIS进行测量。该系统成功地克服了传统物理实验仪器的诸多弊端,有力地支持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全面整合。 【课前准备】 教师准备:本节课使用SCI采集模块、HX711重量传感器套件。SCI采集模块负责采集在电梯运行过程中HX711重量传感器套件上物质的重量数据,并可通过SCI采集模块上屏幕进行实时显示进行观察。数据采集完毕后,再结合Excel,进行图表显示分析数据。 【实验目的】 1.理解电梯里的超重失重现象 2.能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。 电梯中物体的称重随时间的变化反映了该电梯加速度的变化。因为牛顿定律是力与运动状态相联系的桥梁,所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![]() 知当合外力为0时,物体的加速度为0,物体将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。 超重,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,表现为减速下降和加速上升,电梯上升就是超重现象,根据牛顿第二定律,表达式为N-mg=ma。 失重,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,表现为减速上升和加速下降,支持力小于重力,电梯下降就是失重,根据牛顿第二定律,表达式为N+ma=mg。 【实验仪器】 ![]() SCI采集模块具有屏幕实时显示传感器采集的数据、HX711重量传感器自动识别、可存储超40万条数据、RTC时钟可以记录每次数据采集的时间戳。 ![]() HX711重量传感器套件 一键校准重量信息,每次复位/重启后自动“去皮”。 【实验装置】 ![]() HX711重量传感器套件的信号转接模块接SCI采集模块I2C接口,SCI采集模块由充电宝供电。SCI采集模块与充电宝在背面帖磁,以方便固定在电梯的金属内壁上。 【实践活动】 1.学生体验——称体重 今天我带来一个体重计,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体重呢?踩上去。 教师:我有一个问——为什么体重计能显示人的体重? 学生:人对体重计有压…… 教师:不错,实际上,正是因为我对体重计有了压力体重计才显示了一定的读数,那么,压力一定等于重力吗?什么情况下体重计的示数才能等于体重呢? 教师:请一名同学上来称体重。要求先静止,然后向下蹲,再站起来,反复,要求其他同学通过摄像头观察大屏幕看体重计的指针。 学生:下蹲,站起,发现有时候变重了,有时候变轻了。 教师:在上下运动过程中,指针发生了变化,有时显示的比原来的要重,有时又比原来的要轻,这是怎么回事呢?在你上下运动过程中,你的体重发生变化了吗?一会变胖一会变瘦了?那是怎么回事呢? 学生: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变化了 ------给出超重失重的概念。 2.知识要点——定义概念 超重: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(或对悬挂物的拉力) 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。 失重: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(或对悬挂物的拉力) 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。 教师:同学们都有过坐电梯的经历,坐电梯时,有什么感觉? 学生:说出感觉:上楼时,沉下去,快到时,轻飘飘的。 教师:嗯,你有这种感觉谅是因为发生了超重和失重,那么什么情况下发生超重,什么情况下发生失重呢?下面我们以同学们最熟悉的电梯为例分析超重和失重。 3.DIS实验——分析超重失重 ![]() (1)实验一 在电梯内安装好实验装置,重量传感器套件上放置100g砝码,按下记录键,从一楼上升八楼。 ![]() 由于砝码和电梯一起运动,所以和电梯有相同的加速度。 1、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时,加速度向上,对砝码,ma=N-mg,N=ma+mg,N大于重力,超重; 2、向上减速或向下加速时(a<g时),加速度向下,对砝码,ma=mg-N,N=mg-ma,N小于重力,失重. (2)实验二 再从八楼下降到一楼。 ![]() 电梯的加速度先均匀增大的加速运动,然后做加速度均匀减小的加速运动,然后以最大速度匀速下降,然后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,最后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,最后停止运动。 (2)实验三 改变砝码质量,重量传感器套件上放置150g砝码,按下记录键,从一楼上升八楼,再从八楼下降到一楼。 ![]() 从一楼上升八楼 ![]() 再从八楼下降到一楼 (2)实验四 改变上升、下降楼层数 ![]() 从八楼下降到七楼 ![]() 从七楼下降到五楼 ![]() 从五楼下降到二楼 【实验结论】 电梯上升分为加速、匀速、减速过程。在加速上升过程物体处于超重,减速上升过程物体处于失重。 电梯下降分为加速、匀速、减速过程。在加速下降过程物体处于失重,减速下降过程物体处于超重。 【实验反思】1、为了图像明显,码质量要稍大点,本实验所用钩码质量约为100g、150g。 2、为了超重和失重的图像明显分开,上升、下降的楼层不宜太低,本实验从1楼到8楼。 【演示视频】 |
© 2013-2025 Comsenz Inc. Powered by Discuz! X3.4 Licens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