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天 发表于 2023-7-16 12:32:17

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深度融合案例——电梯里超重与失重

本帖最后由 云天 于 2023-7-16 12:44 编辑

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立意的课外实验设计以SCI采集模块和重量传感器制作的测量装置研究电梯里超重与失重
【实验背景】
    《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(2017年版)》明确了物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、科学思维、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。物理是一门基于实验的自然科学,学生的物理知识来源于课堂,更应当使之应用于生活,这是物理智育内化为物理素养的种重要表现。
    演示实验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,高中物理在演示实验教学中会结合多种方式开展,这能够在落实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。相对传统教学,定性式的物理分析主要让学生对物理实验进行观察,没有实际的数据支撑,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认识停留在表面,在概念理解和规律形成上缺乏主观理解。
    本实验利用DIS实验技术进行“电梯里超生与失重”实验研究,"DIS" 是英文"DigitalInformation System"的缩写,又称“数字化信息系统”。是由“传感器+数据采集器+实验软件包(教材专用软件、通用扩展软件)+计算机”构成的新型实验系统。在物理学中有很多物理量,如距离、位移、力、速度、温度、压强、电压、电流、等,都可以用DIS进行测量。该系统成功地克服了传统物理实验仪器的诸多弊端,有力地支持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全面整合。
【课前准备】
教师准备:本节课使用SCI采集模块、HX711重量传感器套件。SCI采集模块负责采集在电梯运行过程中HX711重量传感器套件上物质的重量数据,并可通过SCI采集模块上屏幕进行实时显示进行观察。数据采集完毕后,再结合Excel,进行图表显示分析数据。
【实验目的】
1.理解电梯里的超重失重现象2.能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。【实验原理】
电梯中物体的称重随时间的变化反映了该电梯加速度的变化。因为牛顿定律是力与运动状态相联系的桥梁,所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https://pic1.zhimg.com/80/v2-8ded3a62b79ca3bd84967ceb319bf1ac_720w.webp知当合外力为0时,物体的加速度为0,物体将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。超重,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,表现为减速下降和加速上升,电梯上升就是超重现象,根据牛顿第二定律,表达式为N-mg=ma。
失重,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,表现为减速上升和加速下降,支持力小于重力,电梯下降就是失重,根据牛顿第二定律,表达式为N+ma=mg。
【实验仪器】
SCI采集模块
SCI采集模块具有屏幕实时显示传感器采集的数据、HX711重量传感器自动识别、可存储超40万条数据、RTC时钟可以记录每次数据采集的时间戳。

HX711重量传感器套件
一键校准重量信息,每次复位/重启后自动“去皮”。
【实验装置】

HX711重量传感器套件的信号转接模块接SCI采集模块I2C接口,SCI采集模块由充电宝供电。SCI采集模块与充电宝在背面帖磁,以方便固定在电梯的金属内壁上。
【实践活动】
1.学生体验——称体重
今天我带来一个体重计,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体重呢?踩上去。
教师:我有一个问——为什么体重计能显示人的体重?
学生:人对体重计有压……
教师:不错,实际上,正是因为我对体重计有了压力体重计才显示了一定的读数,那么,压力一定等于重力吗?什么情况下体重计的示数才能等于体重呢?
教师:请一名同学上来称体重。要求先静止,然后向下蹲,再站起来,反复,要求其他同学通过摄像头观察大屏幕看体重计的指针。学生:下蹲,站起,发现有时候变重了,有时候变轻了。教师:在上下运动过程中,指针发生了变化,有时显示的比原来的要重,有时又比原来的要轻,这是怎么回事呢?在你上下运动过程中,你的体重发生变化了吗?一会变胖一会变瘦了?那是怎么回事呢?学生: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变化了 ------给出超重失重的概念。2.知识要点——定义概念
超重: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(或对悬挂物的拉力) 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。
失重: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(或对悬挂物的拉力) 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。
教师:同学们都有过坐电梯的经历,坐电梯时,有什么感觉?学生:说出感觉:上楼时,沉下去,快到时,轻飘飘的。教师:嗯,你有这种感觉谅是因为发生了超重和失重,那么什么情况下发生超重,什么情况下发生失重呢?下面我们以同学们最熟悉的电梯为例分析超重和失重。3.DIS实验——分析超重失重(1)实验一在电梯内安装好实验装置,重量传感器套件上放置100g砝码,按下记录键,从一楼上升八楼。观察砝码的重量时间图像可以发现:当电梯从一楼到八楼的过程中,电梯的加速度先均匀增大的加速运动,然后做加速度均匀减小的加速运动,然后以最大速度匀速上升,然后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,最后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,最后停止运动。
由于砝码和电梯一起运动,所以和电梯有相同的加速度。
1、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时,加速度向上,对砝码,ma=N-mg,N=ma+mg,N大于重力,超重;
2、向上减速或向下加速时(a<g时),加速度向下,对砝码,ma=mg-N,N=mg-ma,N小于重力,失重.
(2)实验二
再从八楼下降到一楼。

电梯的加速度先均匀增大的加速运动,然后做加速度均匀减小的加速运动,然后以最大速度匀速下降,然后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,最后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,最后停止运动。
(2)实验三
改变砝码质量,重量传感器套件上放置150g砝码,按下记录键,从一楼上升八楼,再从八楼下降到一楼。

从一楼上升八楼

再从八楼下降到一楼
(2)实验四
改变上升、下降楼层数

从八楼下降到七楼

从七楼下降到五楼

从五楼下降到二楼
【实验结论】电梯上升分为加速、匀速、减速过程。在加速上升过程物体处于超重,减速上升过程物体处于失重。电梯下降分为加速、匀速、减速过程。在加速下降过程物体处于失重,减速下降过程物体处于超重。【实验反思】
1、为了图像明显,码质量要稍大点,本实验所用钩码质量约为100g、150g。2、为了超重和失重的图像明显分开,上升、下降的楼层不宜太低,本实验从1楼到8楼。
【演示视频】
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Nx4y1Z7wQ/?share_source=copy_web&vd_source=98855d5b99ff76982639c5ca6ff6f528




木子呢 发表于 2023-7-16 21:49:32

云天出品!!!

花生编程 发表于 2023-8-2 23:20:46

厉害厉害!{:6_215:}{:6_215:}

花生编程 发表于 2023-8-2 23:21:47

学习了,感谢分享!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深度融合案例——电梯里超重与失重